close

第六課:數息放鬆(下)


作者:聖嚴法師


調心


 調身、調息、調心的調,就是調整的意思。打坐時候的動作、姿勢與調身有關;調息則與呼吸的出入有關。注意呼吸的出入,心自然而然會平靜下來。心息相通,心能平靜,各種胡思亂想,種種心理活動及衝動,自然也會穩定下來,是為調息、調心。


 初學打坐的人,若沒有明師指導,大概只能以修數息法來調心,也可以用隨鼻息法;為了安全可靠起見,最好還是由已有經驗的人指導。


 我們的心,經常處於兩種極端的狀態之下:精力充沛之時,思緒極多,不易安靜,更不易凝定,否則,在無事可做之際,就不會感到寂寞無聊;在精力疲憊之際,便會陷於睏頓、陷於晦暗、昏沈呆滯,否則,在工作了一整天之後,就不會需要睡眠。前者病在散亂心,後者病在昏沈心,此兩者是修習禪定者的大敵。輕微的昏沈,有法對治,比如睜大眼睛,注意力集中於眉心等法,用之可以見效;重昏沈則唯一的最佳方法是乾脆閉上眼睛,睡一會兒。大多數的調心方法,是用來對治散亂心的。我將調心的歷程,以數息作例子,分作七個階段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1.

數呼吸之前,沒有集中心力的對象,心念隨著現前的外境,或回憶過去、或推想將來,不斷地、複雜地、千變萬化地起伏不已、生滅不已。


2.

數呼吸之初,數目時斷時續,妄想雜念,依然紛至沓來,但已有了集中注意力的主要對象。


3.

數呼吸之時,數目已能連續不斷達十分鐘以上,但是仍有許多妄想雜念,伴著數息的正念。


4.

數呼吸之時,正念不斷,雜念減少,偶爾尚有妄念起落,干擾正念的清淨。




5.



數呼吸之時,唯有清淨的正念,不再有任何妄想雜念,但仍清清楚楚地知道,有能數呼吸的自我、有被數的呼吸、有用來數呼吸的數目。實際上,雖到如此的心無二用之時,依舊至少還有三個連續的念頭,同時活動著。


6.

數呼吸,數到把數目及呼吸都忘掉了,感到身、心、世界的內外間隔沒有了,人、我對立的觀念沒有了,客觀與主觀的界限沒有了,那是一種統一的、和諧的、美妙的無法形容的存在,那是充滿了力量和愉快的感受。此時,至少尚有一個念頭在。也唯有到了此時,始為與定相應的現象。


7.

數呼吸,數到身、心、世界,全部不見了,時間與空間都粉碎了,存在和不存在的感受消失了,進入了虛空寂靜的境界,那是超越了一切感覺、觀念的境界。我們稱之為悟境。



沒有符號能夠表示,一切語言、名字、形相,到了此處,均無用武之地了。

以上七個階段,第一是散亂心,由第二至第五是集中注意力的過程,第六、第七是定境與悟境。若細論,第六尚不是深定,而是一般宗教家、哲學家,乃至藝術家,都能多少體驗到的所謂天人合一和與神同在的冥想。



( 摘自《禪的體驗.禪的開示》、《摘自聖嚴法師教禪坐》)
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ddc.com.tw/epaper/20040512b/main-03.htm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靜心 的頭像
    靜心

    靜心閣

    靜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