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課:打坐的條件
作者:聖嚴法師
一、心理的準備
將打坐視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,是學習打坐前應有的心理準備,打坐的好處在於身心平衡、生活穩定以及智慧的開發。打坐時毋須恐懼,也不必期求,以平常心用方法,靠著日積月累的功夫來改正身心健康。
二、打坐的準備
1.工具: | 雖然說打坐也可以隨時、隨地,不需要任何工具輔助。但是對初學者而言,選擇四方形寬大鬆軟的方墊及圓形高約四吋的蒲團,可以幫助打坐時的身體保護及坐姿輔助。 |
2.場所: | 一個好的環境可以幫助在打坐時,身心容易安定,相反的,如果選擇的環境不理想,也會影響打坐的效果,甚至於影響身體的健康,所以環境的選擇很重要,要選擇空氣流通、光線溫和、溫溼度適宜、安靜的室內環境。 |
3.時間: | 精神飽滿之清晨,起床漱洗之後最佳。每日定時進行,每次二十分乃至五十分鐘。 |
4.飲食: | 每餐以八分飽為佳,食後暫作三十分鐘休憩,才開始坐禪。 |
三、打坐注意事項
當腦筋清楚,體力充沛的時候,最適合打坐,最好養成每天固定的時間打坐,例如早上早些起床,晚上洗完澡睡前各坐一次,每次至少十五至二十分鐘,如能坐到半小時至一、兩小時更佳。
早上起床刷牙洗臉後,喝些溫開水再坐較好,如覺得累,喝一杯咖啡提神亦無不可,沒有嚴格限制,但不要喝太濃的咖啡,會使心腦興奮,不易定得下來。
吃太飽、喝醉酒、太疲倦、做過劇烈運動或剛有過性行為者,身心均處在乏力狀態,不宜打坐。
向來有子、午二個時段不宜打坐的說法,但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與以前的人不同,如碰上只有子、午二個時段才有時間打坐時,只要坐的時間不是太長,亦是無妨的。
四、修行要則
修行要則有二:1.在觀念上是奉獻,2.在方法上是修正。觀念與方法應相互配合運用。
「奉獻」,是將自己的身心奉獻給修行生活。以奉獻的觀念來修行,就是不自私。若以自私的心態來修行,不僅會傷害他人,也為自己徒增許多煩惱。以自私的觀念來修行,無論如何追求,只能以煩惱作為結果。禪的修行,捨去自私自利,才能滌除煩惱。
「修正」,是用禪修方法,對身口意三種行為,作全面的規範匡正。此三業之中,意業最細,也最難修正,先用正知見,再用正念、正定、正精進,來作修正。日復一日,時時檢點,念念覺照,念頭起處,念頭滅處,正或不正,均當知道,若起時疏忽,滅後亦當警覺,剛才想的什麼?如此持之以恆,便能經常保持正念分明了。
守心之法很多,若在平常生活中,應當練習:身在那兒心亦在那兒,手在做什麼心亦知道在做什麼,口在說什麼心亦知道在說什麼。身口意三業不相離,正是禪修的要領。
第一課:禪的本質與功能
第二課:打坐的條件
第三課:打坐法(上)
第四課:打坐法(下)
第五課:數息放鬆(上)
第六課:數息放鬆(下)
第七課:經行與立禪
第八課:幻覺或神通
第九課:日常生活如何修禪
第十課:持續、進階的修禪
![]() |
| |||
| ||||
|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ddc.com.tw/epaper/20040414b/main-03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