誦持經典
閱讀智慧──書香中與佛有約
經典是佛法的化現,一字一句都蘊涵著智慧珠璣, 當你在新年開始準備用功之際, 是否也願意將這份喜悅傳遞給身邊的人, 互勉彼此精進用功,在閱讀中長養智慧的菩提心。
■ 林鍾妏 不管是不是佛教徒,許多人在遇到困難或心不安定的時候,常會念誦《心經》、〈大悲咒〉、〈普門品〉等來穩定自己的情緒,或者隨身攜帶著經典,相信它能帶給自己安心的作用。經典對於一般大眾來說,並不拘限於只是佛教徒課誦本、佛學研究的印象,各種經典對於芸芸眾生的影響力,其實相當廣泛、深刻,甚至於超越佛教信仰本身。一部經典,對於一個人來說可能代表著一位守護在身邊的菩薩,在生活中的時時刻刻給予自己增上的力量。
開卷有益,學習菩薩的大智慧
漢傳佛教中的文殊菩薩,常見的形象就是手上持著經典,其智慧第一、辯才無礙,象徵著「大智」,為眾菩薩之首。在佛教經典裡,文殊菩薩常出現在各種場合,展露他的睿智與靈巧說機。譬如在《妙法蓮華經》中,佛陀於靈山會上放白毫光,文殊菩薩便明白了佛陀的用意,即請佛說法。《華嚴經》中,善財童子亦是受到了文殊菩薩的鼓勵,於是動身往南方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,得到大智慧。而在《維摩詰經》中,面對讓眾菩薩都畏懼三分的善辯居士維摩詰,也只有文殊菩薩當仁不讓前去問疾,流暢地與之辯論佛教義理。
文殊菩薩被視為是「智慧」的化身,對於佛教徒而言,他不但是一位菩薩,也是廣大佛法智慧的象徵,當我們的手上也捧讀著經典時,其實就正在得到佛法智慧的滋潤,人人都可能是文殊菩薩,是智慧的化身。
不同的經典記載著不同的法義內容,也有不同的持誦功德。在漢傳佛教裡,最受人歡迎也最普遍的經典包括《心經》、《妙法蓮華經.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、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、《大悲心陀羅尼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佛說阿彌陀經》、《普賢菩薩行法經》、〈大悲咒〉等,每一部經典都各有特色。
例如《心經》是大乘經典中,文字最少,卻最深奧微妙的經典,短短兩百六十七字,濃縮了佛陀思想的精華,體現佛教「空」的要旨,流傳度極高;〈普門品〉則體現了觀音菩薩大慈大悲、救苦救難的精神,感染無數信眾;而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可說是經典中的孝經,其內容為佛在忉利天為母所說之法,佛集合了無量無邊諸佛菩薩,一同來讚歎地藏菩薩「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,眾生盡度,方證菩提」的悲願,慈悲的地藏菩薩為度眾人而長駐地獄,守護墮入地獄的眾生,因此許多信眾常為往生的親友念誦《地藏經》,希望地藏菩薩能引導亡者離苦得樂。深受知識分子喜愛的《金剛經》闡述佛法的「空」與不著相,勸人不執著,經中的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,深深撼動無數人的心。
讀經樂趣多,書香中與佛有約
讀經,是對自我修行的精進,也可以是對親友的祝福,更是一種對佛菩薩的供養。無論是在家課誦,還是在外閱讀,透過沉靜的誦念,都可幫助攝心,在煩躁喧鬧的環境中安住當下。
如果是在家課誦,可以誦經的儀式進行。誦經前,以雙手持拿經典末端,拇指、食指扣於封面,其餘三指在下輕捧經典,將經典捧至與眉齊高,向佛問訊後,將經典置放於經架上,禮佛三拜後,開始進行誦念。在翻閱經典時,為了避免頁面翻動,可使用透明紙鎮尺來輔助固定經典,每課誦一遍,可將功德迴向給十方法界眾生、親友或自己,以示祝福。
當誦經結束後,為了佛桌桌面的整潔,建議將經典收放到櫃子中(儘量不和雜物一起置放),並將經架、紙鎮尺收起來,待下一次課誦時再拿出來。
在家課誦讀經示範:
1.誦讀前,以雙手持經典末端,拇指、食指扣於封面,其餘三指在下輕捧經典 至與眉齊高,向佛問訊。 2.問訊後,將經典置放於經架上,禮佛三拜,開始進行課誦。 3.翻閱經典時,為避免頁面翻動,可使用透明紙鎮尺來輔助固定經典。
(法鼓山維那師果增法師示範)
~《人生雜誌》第294期
|
留言列表